藥材知識
甘草(英文名:Licorice,學名:Radix Glycyrrhiza),甘草是臨床最常應用的藥品之一。甘草性平,味甘,歸十二經,是一種補益中草藥。生甘草能清熱解毒,潤肺止咳,調和諸藥性;炙甘草能補脾益氣。除藥用之外,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點添加劑,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。甘草喜陽光充沛,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。甘草多生長在干旱、半干旱的荒漠草原、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。
甘草的別名很多,如:國老,國老草,蜜草,蜜甘,美草,棒草,甜甘草,甜草,甜草根,甜根子,紅甘草,粉甘草,粉草,蕗草,靈通,主人,大嗷,偷蜜珊瑚肉等。
甘草含有很多化學成分,但以甘草甜素(Glycyrrhizin),甘草次酸(glycyrrhertinic acid)為主。
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“國老”,并言:“此草最為眾藥之王,經方少有不用者。”“國老”,即帝師之稱。把甘草推崇為藥之“帝師”,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所釋:“諸藥中甘草為君,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草木毒,調和眾藥有功,故有‘國老’之號。”
|
基本性質
國家標準:《GB/T19618-2004 甘草》
【出處】:《神農本草經》
【基原】: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 Leguminosae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. ,脹果甘草 G. inflata Bat., 或光果甘草 G. glabra L. 的根及根莖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,曬干。除去雜質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【藥材性狀】:甘草:根呈圓柱形,長25~lOOcm,直徑0.6~3.5cm。外皮松緊不一。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,具顯著的縱皺紋、溝紋、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。質堅實,斷面略顯纖維性,黃白色,粉性,形成層環明顯,射線放射狀,有的有裂隙。根莖呈圓柱形,表面有芽痕,斷面中部有髓。氣微,味甜而特殊。